时间:2022-01-07 14:09:43
当一个1960年代的人从太空旅行中回到母星地球上后,他所看到的会是一幅反乌托邦的图景:在科幻小说中,政治常常都是极权的,我们的星球也没有多少机会:未来一片惨淡。正是在这一时期,根据那些年来已经发生的事件和对即将发生事件的预测,人们才重新定义了这一文学门类。
这条反乌托邦的轨道从理想化的观念中来,并指向了对人类社会各种结构性错误的认识。在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ois Truffaut)的这部《华氏451度》中,负面乌托邦的设定是通过一条根本性的禁令来完成的:禁止书的存在。过去,文明只存在于(神圣的)经文中;而现在的政治制度则想在进行社会组织的同时“纠正”过去的所有错误。
所有关于诗歌、哲学和人类文化的知识都被抹去,以便建立一套真正的民主制度。在这套制度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因为被清除的都是些会引起麻烦、只能让民众感到悲伤和失望的思想理念--正是这些观念造成了每个人的不同。但是,正因为文本的不确定性--被不同的人解释,发觉其中的不同意义,自由才能存在。
本质上而言,书籍总是“不合乎秩序规则”的,因此《华氏451度》中的民主实际上是许多极权主义政权的理想,焚书正是对各种政治限制的一种隐喻。《华氏451度》极具希区柯克的风格,在这部影片里,特吕弗描绘了一位消防队员(Werner饰)从焚书者到阅读者、从镇压实施者到传统维护者的转变过程。
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影片的结尾处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背叛禁令的人们必须将知识内化:他们也在“燃烧”--将一本本书里的知识牢记于心。但这真的是一个大团圆结局吗,在这据说是光明的结局中是不是还有未被发掘的讽刺呢?这种反抗足够吗?那些读书人的身份也成了个问题:他们后来怎么样了?他们会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丧失自我吗?
还有,未来传承的时候要怎样才能保证知识的正确性呢?一旦脱离书本变成纯粹的记忆,知识将变得无比脆弱,这一点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