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黄河票务网 > 娱乐新闻

《大卫的日记》:早期伪纪录片

时间:2021-12-20 11:50:10lishan

《大卫的日记》是一部早期伪纪录片,也是一部视觉日记。影片记录了一个男人1967年7月在纽约的日常生活:街区,女友,跟踪以及街头遇见的路人等等。当镜头在场的时候,一切就像是在真实与幻觉之间徘徊。

《大卫的日记》:早期伪纪录片

剧情梗概

为了捕捉食物的“真相”,大卫·霍尔兹曼开始编辑电影日记。大卫相信摄像机的镜头能够探查人类观念的深层内里,能够增进理解,他不分巨细地记录着自己和周围的人。他的计划遭到好友佩佩的质疑,而女友佩妮也越来越疏远他,还被大卫持续拍摄影片的行为所激怒。事件变得更为严重了,因为大卫对电影创作的沉迷最终导致了社会问题行为。

《大卫的日记》:早期伪纪录片

吉姆·麦克布莱德的处女长片颇具开创性,这既包括它对当时的电影创作的品评,也包括它对日常生活中愈发无处不在的电影和视频技术的预见。本片是一部伪纪录片,它伪造了所谓的“个人日记”——霍尔兹曼记录自己的生活,以挖掘“真相”。它显然源自两个传统:直接电影和法国新浪潮。

《大卫的日记》:早期伪纪录片

它与直接电影的关联在于使用轻型摄像机和音响设备,并且,这些设备被用作了记录真实的工具;新浪潮则是借由言语指涉,以及尝试将直接电影模式与虚构相混合来响用。而它与新浪潮电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记录的幌子来呈现虚构,而非为虚构电影的创作注入记录手法。

《大卫的日记》:早期伪纪录片

伪纪录片的形式使得吉姆·麦克布莱德能够批判性地反思电影艺术及其揭露“真相”的能力。尽管霍尔兹曼引用了戈达尔的格言,“电影就是每秒钟24画格的真理”,但真正遭受广泛批评的是直接电影:它试图“客观地”描绘现实生活,但因为电影制作者霍尔兹曼的凝视,这种客观性被削弱了。霍尔兹曼作为主观操纵者而存在,因为他的虚构地位,这一因素更是被加重了。霍尔兹曼经受了越来越多的挫折,他无法获得任何事实真相,这样的故事建构进一步批判了直接电影自诩的真实。麦克布莱德的纪录片的含义是,技术本身无法可靠地产生洞见;只有服务于人类主体,技术才能够构建意义。

《大卫的日记》:早期伪纪录片

尽管如此,霍尔兹曼的问题是他的意识正越来越多地屈从于技术,甚至到达了抹除自身人类特质的程度。结果,在尝试将自己变为客观的观察者过程中,他变得愈发忽视人的敏感性以及他自身的亲密关系。麦克布莱德进一步证明,尽管霍尔兹曼在努力将自身变为客观记录者但他其实无法真正做到如此。

《大卫的日记》:早期伪纪录片

这一点显露在了霍尔兹曼的行为中,他变得愈发不安:从使用摄影机来窥视他人的房间,到记录他与他的露西,疏远的女友的通话,再到跟踪女友直至影片的结束。随着故事的展开,霍尔兹曼疏远了周围的许多人,他不得不更多地将镜头对准自己,但越是这样做,他就越是无话可说。

如果影片真的揭示了任何“真相”的话,那就是霍尔兹曼的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健康,但他自己似乎没有没有领会到这一点。《大卫的日记》既是散文电影,又是直接电影的讽刺诗;它预见的不仅是将会成为普遍现象的伪纪录形式,还有纪录片创作中日益“私人化”的风格,在后者中,影片本片仍旧与我们的时代相关涉,在这个时代,自恋和监视的问题正变得愈发紧迫。

上一篇:《伤心树屋》:梦想与现实的差别

下一篇:《雀西女郎》:非线性实验电影

最新演出
热门演出
推荐专题